人民日报:不少声音呼吁“同志”称呼重归主流
来源:北京青年报
7月7日,同志《人民日报》刊发了题为《称呼与风气(金台随感)》的人民日报文章。
全文如下:
称呼,不少绵阳市某某实业客服中心一个老生常谈的声音问题。
曾几何时,呼吁招呼人无须刻意措辞,称呼一声“同志”便可,重归主流听者坦然、同志舒泰。人民日报后来,不少经济发展、声音文化多元,呼吁称呼也花样百出,称呼“先生”“小姐”“老板”满天飞,重归主流开初尚觉新鲜,同志绵阳市某某实业客服中心久之不免腻味,尤其是“小姐”这一称呼,常给人轻薄之感。如今,“小姐”似乎被“美女”取代,后者也逐渐失掉了赞美之意,变成了泛称。
称呼自有其潮流,随时代而动。譬如“同志”,在民风淳朴的年头,人们不论是在工作中,还是在生活里,都讲究人人平等,因而“同志”这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也被长久使用,且“同志”也有志同道合之感。再如“师傅”,使用的时间也不短,于我个人而言倍觉亲切。我年轻时在机务段当过3年机车钳工学徒工,满师后又独立干了一年左右车辆修理活计。当时,早我几天入行的师兄师姐,我见了一律都得叫“师傅”。在技术为先的机车维修一线,学艺是头等大事,称呼关乎传道授业的礼仪,自然马虎不得。“师傅”之谓,是对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尊称,也是对德厚者的敬重。几十年之后,虽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已远去,但是这声“师傅”,我沿用至今。我想,只要对方形容不轻慢,精神不委琐,不论老少,皆可尊称一声“师傅”。
而另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——“老师”,则有些叫滥了。为人师表者本应必备的德与能不具备,叫与被叫,却一方习以为常,一方心安理得。“老师”和“先生”,作为称谓,我认为还是应该有门槛的,否则难免有言语贿赂之嫌。此外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也不乏称兄道弟者,此遗风或许是为了突出江湖义气吧。
虽然称呼各种各样,但人们心中还是有杆秤。譬如遇事找警察,这时人们一般定要叫一声“同志”,不会唐突称什么“帅哥”“美女”。由此而知,情急之下,人们的基本共识还在:矫情使人尴尬,虚假令人讨厌,唯有实在、得体才受欢迎。
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杂文,议论体制内的称呼问题。称呼问题并不是一个小问题。有的官员嫌称呼真实职位不够威风,见风使舵者便投其所好,“头儿”“老大”“老板”叫得脆响。旁人冷不丁闻之,还以为是到了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商场呢!叫者或是随口,或是别有用心,被叫者则欣然接受,就像抽烟上瘾,渐渐地就难以戒掉。其危害性初时不明显,久之则会滋生居高临下的畸形心态,什么“公仆”,什么“为人民服务”,都逐渐忘却,取而代之的,许是刚愎自用,甚或胡作非为。你瞧,称呼中糖衣炮弹的威力,不可不防呀!
有关称呼,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事。那是我原先插过队的地方,一位在公社工作近十载的干部将调往别处,乡里有位擅长词章的田舍翁,代表乡亲作诗送别。这位干部曾任公社党委秘书,自排官气、平易近人,与群众同甘共苦,且为人公正廉洁,为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好事。乡亲们平日只称一声“陈秘书”,朴实、直白。陈秘书离任之日乡亲赋句赠别,足见寻常称呼才包含深厚的情感,称呼越是直白,感情越是亲近。
称呼既关乎交往中的礼仪,也关涉社会风气的诚实或轻浮。近年来有不少声音呼吁“同志”称呼重归主流,这也是社会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,我举双手欢迎。称呼中的真情实感,值得追求、颂扬。
相关文章
美国国家飓风中心25日表示,热带风暴“梅丽莎”已经增强为飓风。 国家飓风中心在最新的报告中说,飓风“梅丽莎”目前位于海地太子港西南约380公里处,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20公里 。受“梅丽莎”影2025-10-27
△梅图拉资料图) 据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0月3日消息,当天约20枚火箭弹从黎巴嫩射向以色列北部梅图拉附近。尚无人员伤亡报告。此前,该地区连续多次响起防空警报。 黎巴嫩方面对此暂无回应。总台记者 张卓2025-10-27
以色列当地时间10月2日对大马士革马泽西别墅区一处住宅发动空袭,造成两名黎巴嫩国民身亡,其中包括已故真主党领导人哈桑·纳斯鲁拉的女婿哈桑·贾法尔·卡西尔。以色列袭击了真主党和伊朗革命卫队领导人经常2025-10-27
钢琴家郎朗的中国音乐作品合辑《龙年—中国音乐作品合辑Year of the Dragon – Songs from China)》9月27日正式上线,由环球音乐旗下德意志留声机唱片DG唱片)发行,2025-10-27
【导语:近日,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正式推出廉价版Model 3参数丨图片)和Model Y,以36990美元的起售价突破价格壁垒。这一战略看似是对市场竞争的积极回应,但取消了座椅通风、后排屏幕等科技配置,2025-10-27
有时候,你会惊讶地发现,某些孩子似乎天生就与学习结缘,轻轻松松拿下高分,还没见他们熬过几次夜。于是,旁观者心生疑问:这到底是天赋异禀,还是老天偏爱?我也曾一度抱着这样的困惑,直到有一次去参加家庭聚会,2025-10-27

最新评论